洗漱好,杨政丞替换李悦打扫卫生,将教室、办公室都扫一遍。李悦到偏刷去做早餐,做饭杨政丞不是没有经历,不过,在家里做饭跟这里完全是两个概念。
李悦说,学生太小,不能完成清扫卫生任务,平时是她来清扫整理。偶尔也会叫几个个子稍大的学生帮忙,维持学校的整洁。
搞卫生、值日,杨政丞在学生时代有经验的,不过,这里打扫卫生难度大多了,扫了两间教室,杨政丞浑身出汗,跟跑五圈标准跑道运动量相仿。今后晨练有地方了,还必须持之以恒的那种,杨政丞苦笑起来。
“辛苦了。”李悦见杨政丞走到厨房外,笑着说。
“没问题,不熟悉的事多做几次就熟悉啦。”杨政丞也笑笑,“李老师,学生早上什么时间开始来学校?”
“他们在家也要吃早餐,还有几个学生是其他村组的,要等他们走来。正常情况下,上午九点开始上课,十二点午休,下午再上两节课,四点半之后会放学。等两个月入冬,时间会有所改动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
“早餐还要一会而,杨老师可以先去备课,我这边做好叫你。”
“好,那辛苦你了。”说着回到办公室,小二班是杨政丞包班上课,语数双科,除了正课,还有科学、体育、美术、唱歌、思想品质等杂课。
昨天,杨政丞主要是上了语文,一节体育是让小一班和小二班合上的,之前也是合上。拿起教材,杨政丞想到要备课,这又是第一遭的事,该怎么写?以前上学见老师来教室都夹着备课本,不知里面到底写些什么。作业答案吗?
枯坐着,翻了语文本再翻数学本,杨政丞还是没法下手。
把李悦的备课本拿来,翻开,一笔娟秀的字迹。整洁的页面,看着让人舒服。看一课,见备课本上写着:课题,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、教学难点、教学思路、教学过程等等。虽然没人给杨政丞解释这些是什么,他想了想,觉得不难理解。
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将一节课准备怎么讲,先整理出思路,要让学生掌握这堂课的知识,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。
如此想,杨政丞琢磨昨天那节课:《民族小学》,除了字词、语句基础的东西之外,第二层次的就是中华有多少民族,然后升华为大中华一家亲的思想高度,让学生自小培养爱国、讲礼貌、有良好修养的情操。当然,也不必过份解读。
课文中有几个字比较难记,听写、抄写则是必要的手段,褒奖爱学习的、促进贪玩的,则是老师要时刻记在心中的事。至于教学过程,就看各人自身的经验,不同老师,对讲习的内容肯定千差万别。
自己到落鹰坪来给学生讲课,还要了解学生的情况,不能用以前自己的经验来对待他们,这里的学生接触面、接受的外来信息,无法跟之前自己所处的环境相比。备课时,就得琢磨怎么讲,才让学生觉得熟悉,让他们用自身的经验来理解新知识,掌握起来才快。
这一琢磨,时间过得快。李悦来叫他吃早餐,杨政丞已经写了两页,是不是合符教学且不说,总算又迈出一步。
两人吃了饭,杨政丞见早上的铝水桶还在烧着热水,不明所以。李悦不提,他也不问,总之能够看明白。
有少数学生来校了,陆陆续续的,杨政丞见学生来,心里生出温馨感。学生们跟他们俩招呼后,先跑去教室,将书包放位子盒,然后出来,在坪院站着。看他们的样子,像在排队,是习惯性的程序。
随即,见李悦用塑料桶提水出来。杨政丞忙去帮她提,到坪院,李悦用塑料盆盛水,让到校的学生洗脸。
看李悦脸上和煦的笑容,学生则规规矩矩站在她面前,扬着小脸,受用地等李悦帮他们擦洗。洗了脸,然后是手,对指甲长长了的,则拿了剪刀剪指甲。做好这些,才让学生走,换一盆水后轮到下一个学生来洗。
看到这场景,杨政丞有种忍不住泪目的冲动,李悦母性的光辉太足。到学校来的学生,有的在家根本没洗漱,有的却是洗脸了的,李悦一丝不苟地将每一个学生洗干净,才让他们到教室去读早课。
早课的声音很响亮,起先声音比较单,随着加入的人多起来,声音形成共振,给人一种完全新生的冲击感。杨政丞在旁边关注着热水桶里的情况,及时补充。
“李老师,你真是好样的。”杨政丞等学生都进教室,笑着帮李悦将盆、桶拿回厨房。
“孩子们才可爱。”李悦笑着说,“杨老师,今天是你第二天上课了,不紧张了吧。”
“应该不紧张。”杨政丞笑了笑,“昨天出糗啦。”
“这很正常,”李悦说,“我当初一个星期上课都在紧张,每天走进教室都软腿。杨老师是大学生,我哪能跟你比。”
“如今你是老司机,又是女司机啦,厉害着呢。”杨政丞笑着打趣,李悦也笑笑。
到办公室,李悦说,“杨老师,小二班你包班上课,我建议是语数科目换着上。当然,有时候上一堂课没讲完,下一节课接着讲也是必要的,灵活处理。我们只要讲完课本,学生能够接受就行。镇上完小不会过于干预,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每一学期完成教学任务,不管过程。”
“好的,李老师,你得多指导我才好,别让我拖累你受到完小校长骂。”乡村小学在行政和业务上都接受完小管理,学区校长、主任等都可能到村小来检查工作的。
“我们一起努力。”
“对,为孩子们努力。”两人在办公室击掌,互勉。击掌之后,对视一笑。
“李老师,你笑起来很好看哦。”杨政丞戏说一句,李悦顿时霞彩满面。
让李悦先走,出办公室,杨政丞步子平稳多了。走到小二班教室门口,里面有掌声。站到讲台出,说,“谢谢同学们。”
“老师好——”
突然见空一个座位,数了数,十三人,少一个学生。杨政丞说,“还有一位同学,谁告诉我是什么情况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