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1979年冬天,在她的记忆里,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,这一年春种天旱不下雨,家里人老老小小十几口,从春种开始,四处找水浇地,三家屯因为靠山,年景好的时候,都经常缺水,每家每户粮食都不够吃。
今年天干不下雨,地里的粮食收成格外少,爷奶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张丽的父亲张爱华,二儿子张爱民,还没结婚。一个女儿张玉芬嫁到了隔壁县清水村。一大家子十几口眼瞅着就没有了活路。
老两口躺在炕上,愁的不行,“他爹,你说这可咋办呀,眼瞅着快秋收了,你看地里的苞谷才有人胸口高,这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今年又要饿肚子了”。
老头砸吧一口旱烟,在炕头捶捶烟灰。“那咋办,俺哪知道咋办,玉芬不是说给丽丫头找了个好人家嘛,听说家里家底还不错,有几亩的水田,不像咱这,都是旱地。彩礼也给的多,明个儿,玉芬来了,你详细打听打听,能行,咱就把丽丫头嫁了,让家里也能添点进项,等过两年,凤丫头大了,也玉芬给她找个好婆家”。
“他爹,那等明个儿玉芬来了,咱打听打听,如果男方家里条件好,咱就应了,以后凤丫头大了,咱也差不多该给她找个婆家了,反正丫头片子成天就知道吃费米费面的,还不如玉芬家里的斌小子梅丫头,贴心,管用”。
听着公婆这样子谈论自己的女儿,张爱华媳妇,王兰伤心欲绝,自己嫁到这个家里十八年,家里家外的操持,每天鸡叫三声起,喂鸡喂猪,做早饭,饭熟了,还得叫公婆吃饭,夜里家里人睡了,自己才能睡,一家四口挤在家里的半间仓库,女儿张丽十七岁都没有自己的炕,成天的跟着自己忙活,好好的大姑娘天天穿着家里人的旧衣服。婆婆还嫌弃两个女儿吃得多,哪天不是家里人吃完了自己母女三人才上桌吃些残羹剩饭。小女儿才十二岁,就想商量着给她找婆家,小姑家里的梅丫头,斌小子,哪次来不是我的心肝宝贝儿的叫着,有啥好吃的都紧着他俩,哪里见过这样黑心肠的爷奶啊。
回到屋里看着炕上熟睡的两个女儿,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。摊开大女儿的手心,满手的泡,脚上都是穿草鞋磨出来的老茧,再看看没心没肺睡得正香的丈夫越想越心酸,忍不住抽泣。
张丽躺在炕上,隐隐约约听到了母亲的哭声,心想“妈,您别哭了,女儿下辈子一定好好伺候您,如果能回到从前,一定不会听信大姑的花言巧语”,又想到自己倒下前儿子幼小的身体紧紧的抱着自己,哭的歇斯底里“妈妈,你咋了,妈你别睡,你快起来,妈妈,”再想起婆家溺死的那个女儿,小小的身体,在水盆里挣扎着,仿佛在喊“妈妈救救我”哭声越来越小,她拖着刚生产完的身体,爬着抱起女儿那冰凉的身体。
婆家人一直在耳朵边唠叨“女儿都是债,养着还费粮食,你这肚子不争气,干啥生了个赔钱货,还不如现在死了的好,我们好好的给她洗澡,她一直动自己掉盆里的,哪能怪自家人,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。”自从女儿没了以后,她每天过的浑浑噩噩,每天干活,话越来越少,瘸腿丈夫喝醉酒打她,她也不反抗,两眼无神,没过多久就倒在了地里。好多年都没见过妈妈了,今天自己快死了,终于听到了妈妈的声音,着急着想睁开眼看看妈妈。
张丽睁开眼,入目所见就是没出嫁前家里的半间仓库房,小小的煤油灯,妈妈一头黑发,还没老,妹妹躺在自己身边,那个每次爷奶骂人都缩在角落不吭声的爸爸。只觉得这个梦正好,又能看见妈妈妹妹,这可能是人死之前的回光返照吧。
看到丽丫头醒了,王兰抚摸着女儿乌黑的长发,说着“丽丫头,这可咋办是好,你爷奶商量着要把你嫁了补贴家用,那人还是你姑姑给介绍的。你姑家的凤丫头比你还大半岁呢,如果这男的那么好,她咋不给自家闺女留着,反而要介绍给你。一看就没安好心,我苦命的凤丫头啊,呜呜呜”。
张丽懵了,我不是死了吗,妈妈怎么又说她要嫁人了,嫁的还是大姑介绍的人,那不就是无良婆家嘛。大姑说是给她介绍好人家,实际是自己的儿子斌小子看上了人家的姑娘,那家人有个瘸腿的大儿子没法子,娶不到媳妇,让她们想娶自家闺女,那就只能换婚,换着嫁。不然谁也甭想结婚。
大姑家的梅丫头,死活不肯嫁,大姑就想到了她,这个懦弱弟弟家里不受宠的便宜侄女。和那户人家说好了,明天带着男方来家里相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