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那人不知道是在想着什么,犹豫了片刻,又看了看季晴裸露着的两个小腿,才将一直捂着的右手放了下来。
那伤处很深,虽然流出来的血已经凝固,但是感觉只要这人一动,伤口还是会往外冒血,怪不得这人一直捂着。
季晴忍不住皱了皱眉头,思索着要不要缝针试试?伤口太深,不缝上的话动都动不了。就是敷上了草药,也容易崩开吧?
季晴抬眼看向男子,男人冷冷的问:“怎么?怕了?”
季晴摇头,将背篓里的另外几种草药分给了男子一些,又指了指嘴巴。
尹仇愣了一下,这丫头是 个哑巴?
看着反复指着草药和嘴巴动作的哑巴女孩,尹仇心里的防备好像松动了几分。
尹仇问道:“你是让我吃了这些?”
季晴点头,然后做了个让他在这里等她的手势,她也不知道他看没看懂。
已经快到午时了,今日还得去集市呢,不然下次再想挣钱还要等上十日。
而且遇上了这个病号,还得去买些治疗伤病的物件,家里连针线都没有。
打定主意,季晴将草药都留给了那个男子,背起背篓又看了看男子,头也不回的上山挖笋子去了。
尹仇右手覆又捂上腹部,自嘲的笑了笑,果然是伤的太重了,把人都吓跑了。
左手又捏紧了贴身的短剑,闭上了眼。
季晴在山上卖力的挖着竹笋,不消两刻钟,便装了满满一筐,下山的时候路过那人躺着的地方。
一袭白衣甚是扎眼,她放下背篓,用镰刀将隐蔽处的草木枝丫通通砍了,抱到那人身边,将那人的白衣盖了个严实。
最后盖到那男子的头部时,迎上那男子的视线。
不见男子的半分感激,而是微眯了双眼,冷漠的说道:“多此一举。”
季晴不置可否的撇撇嘴,无视他的抗议,依然用草木遮住了他的脑袋。
季晴看着自己斑驳的小腿,这样上街实在不雅,还是回家换上了仅存的裤子。
又放了两个笋子放在家里,留着自己吃。
挖了一早上山笋,已然饥肠辘辘,可是为了攒那几个铜板,家里已经没有余粮。
索性喝了两大口水,垫吧垫吧。
季晴这时候去集市,照村里人晚了许久,已经没有能蹭的驴车,只好自己徒步走到镇子里。
还好她现在的体能尚可,这是她穿到这里一个月来第一次去镇上。
之前原主都是跟爷爷奶奶一同上镇子里,自从爷爷奶奶走后,原主试过自己去镇子里。
她也像爷爷奶奶那样卖山货,可是因为她哑巴,无法叫卖,辛辛苦苦采来的东西也无人问津。
路上遇到村里的孩子还要对她扔泥巴,反复几次后她便越发不愿意出门了。
只用采来的东西同村里的人置换,可是大家都是靠山吃山的,村里人也不缺这些。
最后她能换的东西越来越少,就只能去偷,偷的多了村里但凡有人家丢了东西就说是她偷的。
即使有些并不是,她只偷吃的,不偷别的,但是因为她不能说话,渐渐就成了背锅侠。
村里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会联想到她,被村里的妇人们添油加醋,当成茶余饭后的话题。
开始对她抱有善意的邻居们也渐渐都与她疏远了。
正想着,她胳膊一痛,抬头看去,正是以前经常欺负她的李家孩子,孩子们都叫他狗娃。
他是村里的孩子王,小孩子都听他的。
开始就是李狗娃先冲她扔的石子,后来孩子们效仿他,都开始向她扔石子、泥巴了。
李狗娃的爹娘今天都去赶集,自己无所事事出来闲逛,正好看到那个哑巴在赶路。
本以为这次还会像以前一样,不会向他还手。
谁知那哑巴竟然捡起落在地上的石块就向他冲了过来,直接将自己干翻在地。
季晴直接骑到了李狗娃身上,拿着石头块在他面前比划着,威胁他不许再对自己动手了。
也不知道李狗娃看没看明白自己的意思,他盯着自己手里的石块,只是连连点头不停求饶。
季晴才放过了他。
李狗娃见状翻了个身就跑了,边跑还边回头说,“谭秀秀,你给我等着!”
季晴翻了个白眼,继续赶路。
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,终于来到集市,还好,还没过晌午,有的卖。
她将提前准备好的竹板支了起来,这是她自己做的标价板,中间数字的位置可以替换,可以随机组合、重复使用。
一个山笋她卖五文钱,背篓里八个山笋,如果都卖出去,就能赚四十文。
因为她不能吆喝,便用其余的数字竹板拍了起来,那声音比现代的快板单薄了些,但也算是够用了。
有节奏的竹板声音果然吸引来了人群,有识货的过来问,“这笋挺大啊,怎么卖?”
季晴指了指数字竹板,众人见是个哑巴,便用提问的方式问季晴,“这笋看样子是今儿刚采的?”
季晴用力点了点头,心里想着,下次应该再多准备几个竹板,把货品详情都写清楚,好在这个世界和自己那个世界的字体一样,只是有的复杂些的繁体字她忘记怎么写了。
众人看她是个哑巴还想讲讲价,季晴坚决的摇了摇头,表示不卖。
有热心肠的婶子帮腔道:“人家一个哑巴,卖点东西不容易,还讲什么价,你不要我要,姑娘,给我来两个山笋!”
季晴心下一暖,虽然这个婶子说的直了些,但有人能帮着说说话,比自己这样干比划强了不少。
果然,众人一见有人要买,便开始争先恐后,怕自己又买不上了。
季晴卖的东西确实物有所值,又大又新鲜,一个笋子够一家人吃个两三天了,一般山里人都是卖到七八文的。
可是季晴并不知道这些行情,只是凭着记忆里爷爷奶奶那时候的物价卖的。
季晴自然也不知道,她的做法影响了同样是卖山笋的老乡的利益。
季晴小心的护着怀里的铜板,找到绣娘卖针线的地方。
不问不知道,一问吓一跳,好的绣花针竟要一两银子一根,粗一点的也要一百至五百文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