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们这个村子里,我家的猪那可是出了名的养得好,堪称全村典范。
新嫂子前几天特意跑来跟我说,过两天要带着全家人来我家吃杀猪饭。
可这事儿在村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,我家的猪压根就不是为了餐桌而养的。
我赶忙好言相劝,跟嫂子解释了一番。
结果嫂子一听就火了,柳眉倒竖,眼睛瞪得老大,狠狠地数落我:“你哥的东西现在就是我的东西,你可别在这儿动什么歪心思,想把这些猪独吞了不成?”
我被骂得心里委屈极了,但也知道嫂子这火爆脾气,多说无益。
等嫂子气呼呼地走后,我无奈地摇了摇头,转身看向猪圈的栅栏。
我心里寻思着,他们马上就要开饭了,到时候可咋办呢?
我家总共养了二十几头猪,那可都是全家的宝贝疙瘩。
这些猪里最大的那头简直就是个庞然大物,足足有七百斤重,在整个村子里那可是当之无愧的“猪王”。
即便是小一点的,也有五百来斤,走起路来,浑身的肥肉如同汹涌的波涛般摇摇晃晃,相比之下,四肢显得格外细小,甚至有些不协调。
它们一个个都比村里其他家的猪要白白胖胖许多,身上的肉一层叠着一层,仿佛是在蜂窝里缓慢蠕动的精灵,看着就十分喜人。
天气好的时候,猪儿们就会紧紧地挤在一起晒太阳,那场面颇为壮观。
我奶奶对它们也是精心照料,常常拿着刷子给它们刷背,猪儿们舒服得直哼哼,发出“哼哧哼哧”的惬意声响。
说实话,我也常常会忍不住遐想,我家这猪要是咬上一口,那滋味肯定美妙绝伦,香味估计能在嘴里萦绕一整年都不散。
想象中,一口下去,那油花滋滋地往外冒,光是想想,口水就已经在嘴里泛滥成灾了。
不过,也只能是想想罢了,因为我家的猪确实不是用来吃的。
年前的那段日子,天寒地冻,村子里一片寂静。
隔壁村的老李,偶然间路过我家院子,被里面的动静吸引,便好奇地走了进来瞅上一眼。
这一瞅可不得了,他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眼冒金光。
只见我家猪圈里的猪,一头头膘肥体壮,那庞大的体格子,在老李眼里仿佛就是会移动的小金库。
老李满脸堆笑,凑到我奶跟前,带着讨好的语气说道:“刘阿娘,您看您家这猪养得也太好了。
能不能把您家养猪的秘诀悄悄告诉我呀?
您想啊,就这猪的身板儿,一年随便卖上几头,这小日子肯定过得红红火火,怎么也得奔小康了。”
我奶听到这话,脸上依旧挂着笑容,可那笑容却未达眼底,眼神里隐隐透着股寒气森森的感觉。
她咯咯笑了两声,微微张嘴,露出嘴里几颗稀疏的黄牙,摆了摆手说道:“去去去,老李啊,我家养猪的办法你们可学不来,你就别在这儿瞎打听了。”
老李被我奶这突如其来的冷淡回应弄得不知所措,他那原本满是期待的神情瞬间僵住了,只好悻悻地把刚伸进来的头从我家大门缩了回去,灰溜溜地走了。
在这个村子里,长久以来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,大家都心知肚明,我家的猪可不是一般的家畜,不是用来吃的。
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守护着这些猪,要是谁不知好歹动了我家的猪,那可就是犯了村里的大忌讳,会惹来大麻烦。
可就在那天,凛冽的寒风在屋外呼啸而过,屋内的饭桌上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。
嫂子毫无避忌地在众人面前开了口,她的声音在安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突兀:“日庆,奶奶,您看啊,过两天我家里亲戚不是要过来嘛。
我就寻思着,这可是个大日子,咱得好好热闹热闹。
我琢磨着杀一头猪,让亲戚们也都瞧瞧,我嫁的可是这村子里最有钱的人家,可不能失了面子。”
说着,嫂子夹起一块鸡屁股,旁若无人地嘎吱嘎吱咀嚼起来,嘴角很快泛起一层亮晶晶的鸡油。
她吃得极为投入,丝毫没有察觉到此时我哥和我奶的脸色已经变得一脸阴沉。
见没人回应她的话,嫂子顿时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了,她把手里的碗筷猛地一砸,那清脆的响声让人心头一震。
接着便抬头对着我哥发难:“刘日庆,你这是什么意思?
你家里那么多猪,给我家里人吃一点又能怎样?
你可别忘了,我可是从镇子上大老远下嫁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