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
当置身于原始环境,如古老的丛林、偏远的荒漠孤岛,拥有能够储存食物、烹饪和盛水的容器至关重要。学会制作陶器,便能利用周围的天然材料,创造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实用工具。以下将详细介绍在原始环境下制作陶器的全过程。
一、材料准备
(一)黏土的采集与筛选
黏土是制作陶器的核心原料。在河流、湖泊岸边,山谷的低洼地带,或是经过雨水冲刷形成的黏土坑中,通常能找到黏土资源。寻找颜色均匀、质地细腻、黏性较好的黏土,避免含有过多沙石、杂质的部分。用手抓取一把黏土,轻轻揉搓,感受其细腻程度与黏性,若黏土能轻易成型且不易散开,便是理想之选。
采集回来的黏土需进行筛选,去除其中的粗颗粒、石子、植物根茎等杂质。可利用简易的筛子,如用树枝编织成网状框架,再蒙上一层兽皮、树叶或藤条纤维制成的细密滤网。将黏土放入筛中,在水流下冲洗,让细黏土通过滤网,留在筛内的杂质则丢弃,反复多次,直至黏土纯净细腻。
(二)调和材料
为改善黏土的性能,可添加一些调和材料。如将碾碎的贝壳粉末混入黏土,能增加陶器的硬度与耐热性,因为贝壳富含碳酸钙,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,强化陶器结构。另外,少量添加植物纤维,如麻类植物的纤维或经过捶打变软的芦苇茎纤维,可防止黏土在干燥和烧制过程中开裂。这些纤维如同筋骨,增强黏土的韧性,使其能够承受温度变化与外力冲击。将调和材料与黏土充分搅拌、揉捏,如同揉面一般,使其均匀混合,达到理想的可塑性。
二、制作工具
(一)成型工具
手:双手是最基本也是最灵活的成型工具。利用手掌的弧度、手指的按压与捏塑,可制作简单的碗、杯等圆形器皿。将黏土搓成球状,放在掌心,通过手指的旋转、挤压,慢慢塑造出容器的内壁与外壁形状,从底部逐渐向上延展,直至达到所需的高度与口径。
木板与石头:找一块平整光滑的木板作为工作台面,在黏土塑形过程中,可将坯体放置其上,便于转动、修整。同时,准备一些大小形状各异的石头,表面尽量圆润光滑。用石头作为辅助工具,轻拍黏土坯体,使其更加紧实均匀,或利用石头的弧度来塑造特殊的曲线造型,如制作收口的罐子时,用圆形石头从外侧轻压黏土边缘,使其向内弯曲。
(二)装饰工具
骨针:动物骨骼制成的骨针可用于在陶器表面刻画纹饰。在坯体半干状态时,用骨针尖端轻轻划出线条,能创造出几何图案、波浪纹、动物纹理等装饰,既增添艺术美感,又可作为部落或个人的独特标识。
树枝与藤条:选取粗细适中的树枝,将一端削尖,可用于戳点装饰,在陶器表面形成密集或错落的点状图案,模拟原始环境中的雨滴、果实等元素。藤条则可缠绕在坯体上,按压出连续的凹槽纹路,如同编织的纹理,赋予陶器古朴自然的风格。
三、塑形方法
(一)捏塑法
对于小型、简单的陶器,捏塑法最为便捷。如制作一个小型的调料碗,先将黏土搓成圆球状,拇指从顶部中心位置向下按压,慢慢旋转球体,使黏土向四周延展,形成碗状凹陷。手指不断调整内壁与外壁的厚度、平整度,直至达到满意的形状。捏塑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均匀,避免出现局部过薄或过厚导致干裂或变形的情况。
(二)盘筑法
盘筑法适用于制作较大、较高的容器,如罐子、水缸。将黏土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,如同粗面条一般。从底部开始,将黏土条一圈一圈地盘绕起来,每一圈都要紧密贴合,用手指轻轻按压使其粘连牢固。边盘筑边向上提拉坯体,使其逐渐增高,同时注意调整罐体的垂直度与弧度,可用木板或石头辅助修整。盘筑完成后,再对内外壁进行精细打磨,消除黏土条之间的缝隙,使罐体浑然一体。
(三)模具法
若能找到合适的天然模具,如葫芦、掏空的树干,可利用模具法快速制作形状规整的陶器。先在模具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油脂(如动物脂肪)或湿润的树叶,方便脱模。然后将黏土均匀地敷在模具上,厚度适中,用手或工具压实,使其贴合模具轮廓。待黏土半干后,小心地将模具取出,再对陶器进行进一步修整、装饰。
四、干燥处理
(一)自然干燥
塑形完成后的陶器坯体需进行干燥处理,让黏土中的水分缓慢蒸发。选择通风良好、阳光充足但避免暴晒的地方,如树荫下、通风的山洞洞口。将坯体放置在干燥的树叶、干草上,使其与潮湿地面隔离,防止底部受潮。在自然干燥过程中,要定期翻动坯体,确保各个面都能均匀干燥,避免因单面干燥过快导致变形。一般小型陶器需要干燥 2 - 3 天,大型陶器则可能需要 5 - 7 天甚至更久。
(二)人工辅助干燥
若天气潮湿或急需使用陶器,可采用人工辅助干燥方法。在陶器坯体周围生起小火堆,利用温热的空气加速水分蒸发,但要注意控制火候与距离,防止坯体因受热不均而开裂。火堆温度不宜过高,保持在 30 - 40 摄氏度为宜,可通过添加柴草的多少来调节温度。同时,要有人值守,随时观察坯体状态,一旦发现有干裂迹象,立即将坯体移至安全距离,调整干燥方式。
五、烧制过程
(一)简易窑炉搭建
烧制陶器需要一定的高温环境,搭建简易窑炉是关键步骤。可在地面挖一个圆形或长方形的坑,深度约 30 - 50 厘米,宽度根据陶器大小而定。在坑的底部与四周铺上一层厚厚的石块,作为隔热层,防止热量散失过快。再在石块上堆砌一层黏土,将坑壁糊成光滑的曲面,增强窑炉的密封性。在窑炉一侧开一个小口,作为通风口与添柴口,便于控制火势与空气流通。
(二)烧制步骤
装窑:将干燥后的陶器坯体小心地放入窑炉中,注意不要碰撞损坏。坯体之间要留出适当的空隙,便于热量均匀传递。可在陶器下方垫上一些小石块或碎陶片,使其与窑底隔离,防止粘连。
点火:选用干燥易燃的柴草作为燃料,如枯草、小树枝等。从添柴口点火,开始时火势不宜过大,让窑炉内温度缓慢上升,避免坯体因急剧受热而炸裂。随着火势渐旺,适时添加柴草,保持通风口畅通,确保氧气供应充足,使燃料充分燃烧。
控温:烧制陶器一般需要达到 600 - 1000 摄氏度的高温,具体温度取决于黏土的种类与陶器的用途。没有专业温度计的情况下,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、坯体颜色变化来大致判断温度。当火焰呈亮黄色且坯体开始发红时,表明温度已较高。在高温阶段,要持续稳定地控制火势,维持温度在所需区间内,这一过程通常需要 2 - 4 小时。
冷却:烧制完成后,不能立即打开窑炉,否则陶器会因骤冷而炸裂。让窑炉自然冷却,关闭通风口,用泥土或石块封住添柴口,减缓热量散失。一般小型陶器需要冷却 12 - 24 小时,大型陶器则需要更长时间,待窑炉温度降至常温后,方可小心取出烧制好的陶器。
六、后期修整与装饰
(一)修整打磨
烧制后的陶器表面可能会有一些粗糙、不平整的地方,需要进行修整打磨。用粗糙的石头先对表面进行粗磨,去除突出的颗粒、疙瘩;再换用较细腻的石头或兽骨,蘸水后轻轻打磨,使陶器表面光滑温润,不仅美观,还能增强实用性,防止食物残渣、污垢附着。
(二)上釉(可选)
若条件允许,可尝试为陶器上釉,以增加光泽与防水性。在原始环境中,可利用一些天然材料制作釉料,如木灰、铁矿石粉末等。将木灰与水混合,制成浓稠的浆液,涂刷在陶器表面,烧制后木灰中的矿物质会形成一层薄釉,使其表面光亮。铁矿石粉末则可提供不同的颜色效果,如红色、棕色,为陶器增添古朴艳丽的色彩。上釉后的陶器需再次放入窑炉中低温烧制(约 500 - 600 摄氏度),使釉料熔融附着。
在原始环境中制作陶器是一项充满挑战又极具成就感的技艺,它不仅能满足生存需求,更承载着人类古老智慧与创造力的传承。通过精心准备材料、熟练运用工具与方法,一次次尝试与改进,便能创造出实用且精美的陶器,助力在原始困境中的生活。